
好消息,江蘇省名中醫金小晶,將在10月21日李良濟膏方節義診,免掛號費,現場把脈開具調養膏方,機會難得,現在就預約起來吧!
金小晶教授醫德高尚,醫術精湛。從醫近40年來,經他手救治的患者不計其數,他主研方向為中西醫結合治療脾胃及內科疑難病。
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肝硬化、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腫瘤、潰瘍性結腸炎、萎縮性胃炎等。對哮喘、糖尿病及類風濕等自身免疫病有獨到見解,療效卓著。多次巡診南美、南亞諸國,弘揚中醫,造福患者。
金小晶首創了中藥替代抗生素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的新方法,首次開展針刺鎮痛應用于胃鏡檢查新項目,拓展了中醫治療新領域,助力中醫進入主流醫學的平臺。

掃碼即可預約
金小晶主任膏方節義診
41歲的高先生慢性胃炎,他曾經對吃中藥有些顧慮,怕苦、怕麻煩、更怕效果來得慢,但是在吃了一段時間金教授開的中藥后,這些顧慮消除了。
高先生說:“沒吃之前我有反酸、打嗝的癥狀,胃不舒服人也沒精神;吃過中藥后渾身精神,人感覺很好。像我們胃不怎么好的就要中藥調理,國粹嘛。”
學有所成,扎根于臨床工作
1979年,成績特別優秀的金小晶考入了南京中醫藥大學,畢業后,他前往南京市中醫院工作,這一干就近40年。
一路走下來,金小晶在探索中醫中藥的路上不斷面臨著新的挑戰,遇到的困難的時候樂于接受挑戰的性格逐漸堅定了他研究中醫的信心。
“我就希望自己一輩子把一個病看好,盡管不容易,但其中的樂趣也是無限的。”作為醫生,最大的樂趣就是把病人的病治好,“看到病人恢復健康,醫生真的會感到無比喜悅和歡欣”。
金小晶一直從事內科臨床工作,他先后在醫院急診科、腫瘤科、脾胃科等科室任職,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涉獵廣泛、知識豐富。

在多年的工作中,金小晶曾任南京市中醫院脾胃科主任,南京金陵醫派研究中心主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常委,江蘇省中醫藥學會肝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專業委員會常委,南京中醫學會脾胃分會主任委員等。
精益求精,開創新型中醫研究
長期的臨床工作,讓擅于鉆研的他對相關專業均有深入探索,并能融會貫通,創造性的開展了許多研究。
在中醫學術研究上,他開創了中藥替代抗生素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和良好的效果。
面對病人胃鏡檢查的痛苦,他創造性的使用針刺治療,減少病人的痛苦。他表示,“針灸鎮痛比較綠色,副作用也小,在胃腸鏡研究方面是有應用空間的。”

他還運用中藥以扶正解毒、和血化瘀為主,在治療肝硬化的治療方面取得顯著療效,并取得了一定的國際影響,為中醫走向世界助力。
金小晶根植于長期的臨床實踐,良好的中西醫學基礎,不斷的學習探索,深入細致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總結。他在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潰瘍性結腸炎、消化道晚期腫瘤、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哮喘、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方面亦頗有成就。
口碑相傳,海內外患者慕名前來
金小晶主任以其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深得患者愛戴,口口相傳的醫技和醫德,吸引了國內各地患者來院求診,更有一些國外患者漂洋過海前來求醫,收到的錦旗、牌匾、感謝信不計其數。
金小晶說,最讓他驕傲的一件事莫過于他曾運用中藥治療一位肝硬化失代償期的馬來西亞患者,取得了極好的療效,使這位患者得以重獲健康,回歸工作崗位。“一傳十,十傳百”,良好的治療效果吸引了許多慕名前來的馬來西亞患者,其中住院診治的患者就多達40余人次。

2015年,金小晶跟隨國務院華僑辦中醫訪問團訪問南美洲,在異國他鄉宣傳中醫藥的傳統優勢,獲得了極大的社會效應及國際影響。
養生保健,預防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病的不良預后是胃癌,預防和控制十分有必要。針對幽門螺桿菌預防,金小晶主任這樣說:
預防幽門螺桿菌的感染首先就要防止病從口入。要分餐,要使用公筷,從每個人做起,從每一個家庭做起。
冬令血管容易收縮,脾胃容易受寒,更易發生一些時令疾病,尤其胃疼的病人比較多。因此,第一要務就是保暖。
飲食方面,要吃一些堿性、暖性的食物。涼性的食物要少吃,比如水果。多吃一些面食,比如饅頭、面條等對胃有保護作用的含堿性的食物。
雜糧不容易消化,不是所有人都適用,因此食用要適量。患有高血脂、高血糖的病人希望通過多吃雜糧達到減脂降糖的目的,但對于脾胃病人來說,吃雜糧就會傷害脾胃。吃軟的、易消化的食物更有利于病情轉好。
尤其強調三餐要按時、適量,冬季的早晨因為寒冷血管會收縮,如果空腹會引起胃疼,甚至胃出血,因此寒冷的天氣里,我們更要吃飽、吃好。
(*以上內容引自公眾號江蘇中醫藥)
金小晶將在10月21日李良濟膏方節義診,免掛號費,現場把脈開具調養膏方,機會難得,現在就預約起來吧!